第504章 传递(求月票)
郑呼和离开后,张义煮了一碗面条正吃得狼吞虎咽,突然,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他走过去一把接起来,轻声问:“谁?”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男人低沉的声音:“张处长,方便见一面吗?”
是陆根泉。
此人是和军统交好的上海建筑商,被戴老板发展成线人,委派到孔家假子林世良身边做卧底,暗中收集林世良走私贩运的情报和证据,现交由张义掌握。
但两人已经有段时间没联系了,对方这个时候打电话约见面.难道他已经掌握了林世良的罪证?
“林老板啊,有什么事吗?”
“我有点发现,需要方面汇报。”
张义略微思忖,便说:“那就半个小时后,老麦咖啡馆见吧。”
“好!”说完这话,陆根泉就挂断了电话。
十几分钟后,张义提前到了老麦咖啡馆,虽然是和熟人接头,但他丝毫不敢松懈,认真程度不亚于执行任务。
他远远将汽车停下,先步行沿着咖啡馆兜了一圈,一边煞有其事地讨价还价,买了一包香烟,一边观察咖啡店的情况。直到确定周围一切正常,没有眼线,没有形迹可疑的人,才径直走了进去。
傍晚的咖啡馆少不少。张义等了一会,服务生才收拾出来一张柜台左侧靠近后门的桌子。坐在这里,既可以看见进入咖啡店的每个人,又可以在有突发情况时从后门撤离,可谓攻守兼备、进退自如。
他点了杯咖啡,看着报纸,不一会儿,陆根泉也进来了,在他对面坐下。
“张老板,到很久了吧?”
“刚到。”
戴着白手套穿衬衫马甲的服务生走过来。
“再来一杯咖啡。”张义吩咐完,看着陆根泉笑了笑,“最近在哪里发财?”
“给财政部职员盖房子呗。”
“肥差啊。”
“什么肥差,物价天天上涨,就工钱没涨,等工程做完,那点钱还不够给工人发工资,难啊!”
张义点了点头。自国家全国抗战以来,随着日军长驱直入,国军一路猛退,国家的经济重心和繁华富庶之地,尽入敌手,国民政府统治地区只剩下西南一隅,经济形势自然十分糟糕,再加上生产枯竭,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可谓民不聊生,经济几近崩溃。形势如此严重恶劣,连机关公职人员都是怨言丛集,更别说老百姓了。
进入今年,大后方的物价更如脱缰的野马,一日千里地疯涨不止,这下连常某人都坐不住。
据张义所知,常某人指令行政院副院长孔某人牵头,会同经济部长、交通部长、政学系的大员等讨论落实侍从室拟定的分期平抑物价的办法,但没有人同意。
就像唐横说的那样:“现在国家还在资本官僚把持得势之时,凡是违背他们利益时,任何主张意见,都无法施行。故虽委座苦口婆心,痛哭流涕,终无效力。”
常某人因为此事也气得不行,将除孔某人之外的所有人叫到官邸训斥:“你们副院长、各部部长,以为我不懂经济,其实我何尝懂军事懂外交。我的军事是苦干成的,今日外交形势也是我们苦干的成果。如果你们懂经济,就拿出办法来,否则就应该听我的,照我的意见办。”
但懂经济的人不肯拿出办法,拿出办法的又被认为不懂,两种意见交锋,孔某人又和政学系大致站在同一战线上,即便是常某人的意见也贯彻不下去,夫复何奈?
“要相信党国,相信委员长嘛。”张义安慰了一句,话锋一转,“林世良那边有消息了?”
“和他有关,今天下午”陆根泉说到这里,见张义摆手,连忙收起话题,抬眼一看,才发现服务生端着咖啡走了过来。
“尝尝,这家咖啡不错。”
陆根泉端着咖啡喝了一口,等服务生走远,才小声说:“今天见面就是和他有关。下午在他家里举办经济沙龙,突然孔三和一个小白脸来了,我隐隐听到他们谈到了黄包车车夫后来林世良拿了不少钱给他的司机,司机一会果真带了一个黄包车车夫来,小白脸嘱咐了他很久,我估摸着应该和杨副处长的事有关,就想着知会你一声。”
“你的意思是他们找了个黄包车车夫做伪证?”
“有可能。”
“那个小白脸是什么人?”
陆根泉想了想说:“好像叫什么孟科长。”
“孟科长?”张义不说过目不忘,但大脑里分门别类存储了许多人和事的档案信息,暗忖了一会,他大概猜出此人的身份——中统局第二组第四科科长孟真。该科是中统核心中的核心,它唯一的任务就是策划反红,自诩为中统开展反红特务活动的“发动机”。
而且这个孟真不但在中统内部大名鼎鼎,在果党情报系统同样声名鹊起,盖因他曾去过宝塔山。
淞沪抗战期间,徐增嗯在紧急布置上海、金陵等地特务潜伏的同时,百忙之中依旧没有忘记对付红党,于是派遣高级特务刘桂林、范振中、田昆等人,率领小组成员潜往陕甘宁边区周围,建立并领导那里的反红特务组织,伺机窃取情报。
不过大部分特务都是在边区边缘地带活动,根本不敢进入中心区域,唯有一人除外。
刘、范、田等人手下有一个叫孟真的,此人“初生牛犊不怕虎”,或者说“野心勃勃”,他竟然进入边区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
他向陕西民政厅索要了一个“视察员”的名头,以到宝塔山视察省政建设为名义,开始深入宝塔山。他先是拜访了边区政府副席张某焘,又参观了抗日军政大学,还接受抗大教育长罗八子在消费合作社食举行的宴请,还慷慨解囊给合作社捐献了十元法币。
他的宝塔山之行,历时一月有余,回来后,马上写了洋洋洒洒上万字的报告,详细叙述此行的观感。此人认为虽然陕北地贫民穷、物资匮乏、生态环境极差,但红党朝气蓬勃,不容小觑,必须加以防范和抑制
凭借此份《宝塔山历险记》的报告,孟真开创了中统特务潜入宝塔山进行特务活动的先河,不但为自己,也为中统、徐增嗯赢得了不少的声誉,因此地位扶摇直上。
此前张义虽然早就知晓,在“孔三家劫案”这件事上,警局、宪兵司令部、中统勾连到了一起,但没有想到中统派出来的竟然是孟真这号人,难道他们想将杨再兴“打”成红党不成?
又和陆根泉聊了一会,叮嘱他继续暗中收集林世良的犯罪证据后,张义便和他分开了。
离开咖啡馆,他马上给戴春风办公室去了个电话,汇报了黄包车车夫的事。
电话那头,听到这个消息的戴春风,脸色略显凝重。
另外一边,审讯室中。
和张义预料的一样,审讯杨再兴的小白脸确实是孟真。
此刻,杨再兴已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却始终没吐露半个字。
孟真急了,他走过去一把揪住杨再兴的头发,恶狠狠地骂道:“操你大爷,死鸭子嘴硬,不说话,你以为当哑巴就能蒙混过关?我告诉你,那些号称铁齿铜牙的红党在我手下也撑不过24小时。”
说完,他拿起桌上的水杯,骂骂咧咧地出去了。
胖子这时凑过来,居高临下地看着杨再兴:“说吧,早说早解脱,到底是谁指使你干的?”
长时间的窒息,似乎让杨再兴失去了说话的力气,他整个人瘫在地上,偶尔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呻吟。
胖子继续问:“孔小宝是张义引荐给的你,他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你和孔三达成的协议他知道吗?他到底有没有收钱?”
杨再兴微微动了一下,似乎要说话,胖子马上俯身把耳朵凑过去,只听杨再兴含糊不清地说了一句:“水,我要喝水.”
“口渴是吧?”此时,孟真已经回来了,他手上小心翼翼拿着杯子,里面盛满了尿液,对胖子和打手说:
“掰开他的嘴巴,我让他一次喝个够。”
打手摁住杨再兴的胳膊,胖子用力掰开他的嘴,孟真直接将一杯液体灌了进去,杨再兴疯狂挣扎着,却无济于事
另外一边,郑呼和带着两名地下党乔装打扮的“清洁工”已经来到了望龙门看守所外面。
“你们找谁?退后!”一名荷枪实弹的警卫看到他们三人,马上警惕地端起了枪。
“张伟长官让我们来的,打扫卫生。”
“我没有接到通知,退后。”
郑呼和赶紧递上一包香烟,讨好地说:“老总,您辛苦了。劳累您通禀一声,真是张长官让我们来的。”
说完他又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塞给了对方。
看守这才瞟了他们三人几眼,扭身进电话亭打电话去了。
过了很久,油光满面的张伟终于带着两个手下出现了,他边走边抹着嘴巴,狐疑地扫了三人一眼:“来这么快?”
“长官,接到电话,怕耽误您的事,没吃饭就赶.”郑呼和谦卑地笑着递上了自己的证件。
“郑三?”张伟瞪了他一眼让他闭嘴,扫了几眼证件后,将证件扔给一名手下,然后看向郑呼和身后的二人,“你们的呢?”
两名“清洁工”应声递上证件。一个叫“刘水”,一个叫“刘火”职业一栏都写着“清洁工”。
张伟打量他们:“刘阿水,刘阿火,哥俩?”
“啊!”
“水火不容,你们爹娘很有文化嘛。刘阿水,将口罩拿下来。”张伟拿着证件审视,见刘阿水带着口罩,马上呵斥他取下来。
刘阿水赶紧战战兢兢取了口罩。
“原来是个麻脸。”张伟嫌弃地皱了皱眉,又盯着二人看了几眼,同样将证件扣下,给手下使个眼色。
两名手下马上上前,从郑呼和开始,仔细地摸过他们的腰间和腿部,甚至是鞋子里面,确认有没有携带什么不该有的东西。
接着,是他们携带的清洁工具,几件东西一目了然,木桶、扫帚、簸箕、木制的两轮推车、铁铲、水瓢、夹子等工具,水瓢上湿漉漉的,沾着污秽,很刺鼻,两个看守扫了几眼,便捂着鼻子退到一边,对张伟点了点。
“好了,带他们进去吧。”张伟点出一名手下,又警告郑呼和三人,“记住了,进去之后,老老实实干活,不许交头接耳,更不许和人说话,听见了吗?”
“是。”
三人跟着看守走了,剩下的一人有些郁闷地问张伟:“老大,你从哪找的人?虽然是脏活苦活,可这事完全可以给自己人干?我老丈人就是清洁工,白白便宜了他们。”
张伟像看傻子一样打量着他,笑着说:“眼热了?要不将你老丈人叫过来?”
“老大”
“小三啊,别什么便宜都想占,你觉得他们进去了还出得去吗?”
看着笑容满面的张伟,小三浑身一抖,哆嗦着想说点什么,最后咽了回去。
“你去盯着他们。”
“是。”
地下通道内阴暗潮湿,气味令人作呕,看着郑呼和三人已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两名看守捂着鼻子退到了拐角处。
其中一人拿出香烟想来一根,发现烟盒里已经空了,悻悻地将盒子揉成一团扔在地上,随意一脚踢给同伴,一来一回,二人就这样在拐角处踢起“球”来。
在他们看不见的视线里,三个“清洁工”对视一眼,由郑呼和和麻脸继续打扫卫生兼放哨,另一人立刻接近牢房大门,敲了敲门,在引得牢房里几人警惕看来的同时,他迅速找到了目标,那是一个穿着脏兮兮囚服的老者,见老者看过来,他马上扯下口罩,给对方一个笑容。
老者怔怔地看了他片刻,没想到自己上级的交通员竟然到了这里,他刚想凑过来说点什么,就见交通员摇了摇头,然后用手快速地在腿上敲击起来。
摩尔斯密码,老者心中一震,立刻全神贯注地盯着那一次次敲击。
本章完